化工產品成本構成中,材料成本往往占總成本的60%~80%,企業優化原料采購成本至關重要。化工原料和產品價格的周期性波動非常明顯。隨著宏觀經濟形勢變化不確定性的加劇,為減少自身經營風險,一些原料供應商合同報價的周期已經變為一個月甚至一周,遠遠短于傳統的一季度到半年。報價周期的縮短正在明顯影響化工企業的盈利能力,這對市場價格變化時企業采購行為的實時跟進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及時把握市場行情波動,從而選擇有利的采購時機是采購決策中的重要內容和難點。現在很多化工企業開始利用電子采購管理系統,如東岳化工、紫光化工、翔鷺騰龍、誠信化工等企業,以信息化技術加強采購管理的及時性、有效性、可追溯性,為市場價格及時跟蹤、采購流程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決途徑。
在對化工企業影響重大的設備類采購中,采購企業往往只能憑借供應商提供的信息和由專家根據設備的技術結構和參數進行的粗略評估,自身應用數據的積累只能為一段較長的使用周期之后的采購決策提供支持。而最適合設備類物資采購的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方法,因為缺乏足夠信息而難以被化工企業應用,導致企業過于關注采購價格而選擇了質量不高的設備。企業又不得不承受使用過程中過高的維修保養費用,并承擔生產中可能的重大風險。這些都大大增加了化工企業控制采購成本的難度。
至于解決庫存及物流成本的控制難題,更需要一個合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化工品的腐蝕、易燃易爆等特性決定了其對存儲環境如濕度、溫度、特殊包裝或容器等有較高的要求。企業通常需要對庫存硬件投入不菲的資金。在需求相對低迷的情況下,需要合理地設置庫存,有計劃地消耗庫存或及時處置過剩庫存,利用電子采購管理系統中的廢舊物資銷售系統,就能有效進行庫存處置,并實現廢舊物資再利用,創造新收益。
化工產品運輸量大,運輸方式多樣,包括管道運輸、海陸或鐵陸聯運等。在其運輸中,因為對存儲條件的特殊要求,經常要用到特殊車輛和特殊包裝。化工生產設備多為大型成套設備,運輸及吊裝搬運的操作難度大。這些都會導致產生較高的物流費用,對承運商要求很高,選擇優質的承運商對物流成本的節約意義重大。企業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物流承運商的優質篩選、評估,可以在很大層度上進行物流承運商選擇過程的優化,大大提高對供應商的尋源和管理能力。
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大勢所趨,尤其是當前企業經營壓力較大的形勢下,利用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更大的范圍內尋找優質供應商、開展供應商的評測管理、進行庫存合理消化,變廢為寶,是現代化工企業優化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徑。
(作者系一采通采購管理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