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成本已不再受歡迎
高固定成本戰略曾一度受到企業的追捧。上世紀七十年代,規模優勢成了企業競爭的法寶,而要實現規模優勢,就必須投入較高的固定成本,包括購置大量的固定資產,支付大量的管理費用等。
當行業技術發展緩慢,市場規模足夠大,產品差別不大時,這種戰略非常奏效。但不幸的是,今天的市場已經遠非夕比。今天,規模優勢已不再是靈丹妙藥,此時,固定成本越來越成為企業的負擔,市場一點點下滑,承擔這些固定成本的企業就要遭受巨大損失。大量的固定成本讓企業無法靈活配置資源,來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
那么是否可以將這些固定成本變為可變成本,讓它們隨你的銷售收入而變化?
將你的固定成本變為可變成本
如何將固定成本變為可變成本?可以要求供應商回購曾賣給你的資產,然后向他們租賃這些資產,按照你的使用,或按銷售額比例來支付費用,從而釋放固定成本中的現金。例如,雅高集團(Accor) 是一家領先的連鎖酒店,曾擁有許多酒店不動產,但這占用了它的大量資金。因此企業先將一些樓宇出售給一家金融公司,隨后向該金融機構租下這些樓宇,并重新協定租賃合同,按企業的收入付費。現在,這些樓宇已成為雅高集團的一項可變成本,雖然租金不菲,但卻意味著雅高把風險轉嫁給了金融公司。這使雅高能更靈活地應對經濟危機,并在競爭對手裹足不前時繼續投資。
讓客戶的成本變成可變成本
以上這些做法可幫助我們解決現金不足的問題,換位思考,我們的客戶也有這種需求,如果我們是固定資產提供商,也可以考慮將客戶的固定成本變為可變成本,滿足其資金需求,進而推動自身產品的銷售。例如,將出售固定資產變為租賃,按客戶使用情況收費。這種戰略可以減少整個價值鏈中各方的成本以及風險,實現雙贏。當客戶無需這些固定資產時們,你可以重新出租它,而不會讓這些資產廢棄;同時客戶也無需為購買這些固定資產而承擔資金風險;在這種戰略下,你甚至可讓客戶實現它們夢寐以求的規模效應,卻無需它們投入龐大的資金。
當前,成本可變化已成為了一種趨勢,它具有巨大意義:
重新改寫競爭與協作格局
成本可變化趨勢讓競爭重點從規模轉為靈活性、價值鏈協調及風險管理上,根本改變競爭的本質。這種趨勢降低了一些高固定資產投入行業的門檻,還帶來了更開放的業務模式。當你想進入一個行業時,你可以找到外包商,利用它們的一些服務,如軟件外包服務,加工外包服務,而無需承擔巨額的固定成本,此時考驗你的是靈活性,合作能力與風險管理能力,而不是規模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