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成本管理的發展趨勢——戰略成本管理
2018-11-20 12:03 來源:中國會計網
摘要:本文通過剖析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的弊端,進而分析了在當今企業管理中引入戰略成本管理的客觀必然性。最后描述了戰略成本管理在我國企業會計管理中的應用情況。 關鍵詞:中國成本會計戰略管理 在以戰略為中心進行管理的企業中,各種管理計劃的應用和管理子系統的運行都應根據戰略管理的要求進行調整。成本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加強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是企業提高效益的有效而重要的途徑。所以。為了適應戰略管理的要求,必須將成本管理活動提升到戰略層次。實施戰略成本管理。 1 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的弊端 1.1傳統的成本管理盲目地把眼光放在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上盡管降低成本對于企業來說,任何時候都是重要的,但事實上在企業采用不同的競爭戰略的情況下,以培育企業產品的差異化(如競爭者無法比擬的產品特征、售后服務等)為重點而適當提高成本。也同樣能達到取得競爭優勢的目的。 1.2傳統成本管理忽視對整個價值鏈的分析傳統成本管理的對象是企業內部的生產過程。而對企業的供應與銷售環節則考慮不多,對于企業外部的價值鏈更是視而不見。對處于開放型、競爭型的市場環境中的企業來說。通過了解整個行業價值鏈來進行成本管理,更有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戰略成本管理的對象是產品整個壽命周期的成本。 既包括生產過程又包括研究開發與設計。還必須考慮售后服務環節;既要重視與上游供應商的聯系,也應重視與下游客戶和經銷商的聯結。 1.3傳統成本管理忽視了無形的成本動因傳統成本管理只重視了有形的成本動因。而忽視了無形的成本動因。在傳統成本管理的觀念里,比如材料、人工、制造費用等項目才是構成成本的主要因素,而企業的產品開發、市場的開拓、內部結構的調整等都與成本管理無關。 1.4傳統成本管理未能對競爭對手的成本狀況進行分析與研究傳統成本管理未能對競爭對手的成本狀況進行分析與研究。 對處在激烈競爭環境中的企業來說,要發展持續的競爭優勢和取得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必須通過分析自己與競爭對手相比的競爭態勢來確定企業的競爭戰略。這就要求企業了解競爭對手的成本情況,因此必須模擬計算競爭對手的成本。 1.5.傳統成本管理過分依賴現有的成本會計系統傳統成本管理過分依賴現有的成本會計系統。傳統成本管理未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成本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單純的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最終不能提供決策所需要的正確信息另外,由于傳統的成本管理過分強調財務方面的信息。而忽視了非財務方面的信息,如及時交貨次數、顧客投訴次數等數據,使企業未能獲得全面的發展競爭戰略的信息。 2 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和特點 2.1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戰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員運用專門方法提供企業本身及其競爭對手的分析資料,幫助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從而創造競爭優勢,以達到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持續變化的環境的El的。戰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是關注成本戰略空間、過程、業績,可表述為“不同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即將成本信息貫穿于戰略管理整個循環過程之中,通過對公司成本結構、成本行為的全面了解、控制與改善,尋求長久的競爭優勢。正如波特所講的取得“成本優勢”(Porter,1985)。成本優勢是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 2.2戰略成本管理的特點傳統的成本管理是要實現“降低成本”。不難看出。“降低成本”與“成本優勢”是兩個有著不同內涵的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 通過分析比較傳統成本管理和戰略成本管理,可以總結出戰略成本管理具有}∈期性、全局性、外延性及抗爭性特點。 3 將戰略成本管理引入會計管理領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企業資產重組與并購是當前我國企業界的熱門話題。我們從戰略成本管理的角度來簡要分析一下四川峨鐵重組的價值鏈給企業帶來的成本和競爭優勢。 川i投集團通過電冶結合的方式整體兼并峨鐵廠從而控制四川峨鐵(現更名為“川投控股”)一舉帶動搞活了嘉陽電廠、嘉陽煤礦和峨鐵三個國有企業。這樣將幾家劣勢企業重組從而發揮出整體效應的辦法。在我國資產重組中具有典型意義(見《四川金融投資報》1998年1O月29日)。重組后對峨鐵而言,占生產成本6O%的電價將大幅降低。每年由此可節約成本幾千萬元。同時通過調整。峨鐵的鐵合金產量可以上一個臺階。實現規模經濟。單位固定費用大為降低。對嘉陽電廠、煤礦而言也有一個穩定的銷售市場。 使其銷售費用大為降低。同時川投集團還購并了長鋼股份。也為峨鐵的鐵合金銷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1戰略成本管理是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現代成本管理是企業全員管理、全過程管理、全環節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價值和商品價值結合的管理,是經濟和技術結合的管理。在現代成本管理中。戰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傳統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觀層面上的研究領域。把重心轉向企業整體戰略這~更為廣闊的研究領域。 3.2戰略成本管理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的觀念在傳統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歸結為降低成本,節約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不可否認。在成本管理中。節約作為一種手段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不是唯一的手段。現代成本管理的目的“應該是以盡可能少的成本支出,獲得盡可能多的使用價值,從而為賺取利潤提供盡可能好的基礎”。從而提高成本效益。從戰略成本管理的視角出發來分析成本管理的這一目標,不難發現。 成本降低是有條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況下控制成本費用。可能會導致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的下降。如果企業以較低的成本升幅,而取得更高的使用價值。從而大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何樂而不為。 3.3戰略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適應環境的能力戰略成本管理的研究與應用可以使企業管理能動地適應和處理它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辯證統一關系,促使企業統籌兼顧。以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并努力改變企業自身狀況,來減少環境對企業的不利影響。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經營和發展的戰略目標。 4 戰略成本管理方法 在我國的應用現狀戰略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在我國當前企業)管理實踐中用得不多。我國家電行業的許多企業由于競爭異常激烈,已閃現出戰略成本管理思想的火花。如海爾冰箱在產品設計階段就關注生命周期成本。并將顧客使用成本和環境成本作為重要因素加以考慮,開發出符合美國環保署2001年新的節能和環保標準的產品。但總的說來,戰略成本管理觀念在實務界并未普及,方法的運用也不系統。為了使我國的成本管理實踐在現有成效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以應對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條件下的激烈競爭局面。企業應推行戰略成本管理。引進、吸收和創新戰略成本管理的方法。 在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科學管理水平。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要求。也是國有企業扭虧為盈、提高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在這種背景下。引入戰略成本管理方法也是大勢所趨了。 由于戰略成本管理吸收了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的優點。同時彌補了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的不足,井在其他方面有所創新。所以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戰略成本管理思想一定會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并接受,并且,人們在以后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中。會進一步完善它。使它能夠更好的為企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