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稅務機關法制化建設的加強、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全國性的稅務專項檢查的實施,將對公司涉稅崗位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關注自身稅務安全、保護稅務價值越來越被領先的企業所重視,在這種新形勢下,稅務消費這項支出已被越來越多的公司董事會所認同,根據本人的理解,公司稅務成本支出應關注以下六點:
一、為事消費:此消費無可厚非,但要區別對待,不能所有的事情都采取此方法。因為這樣做不可預見性很大,風險極高,費用也大,不可作為經常使用的手段,除非出現緊急稅務狀況,一般情況下應采取穩健的方法。
二、為人消費:部分大公司采取成立自己的稅務部,并招聘具有注冊稅務師資格的專業人士來擔當此任。此法可提倡,但是真正具有高水準的、專業的人員恰恰是來自于稅務機關的政策部門,從此部門招人,是被國外一些大公司所采用的,而在中國,可沒有辦法招到這樣的人。因此花費大量的錢建立涉稅崗位,也很難發揮預期作用。
三、稅務招標:這種全新的稅務消費方式已被部分公司所采用,好處是有的,但有兩個方面需要關注:一是哪些項目該招標,哪些項目不招標?公司內部要有測評;二是招標的對象不要過份關注對方的人數,而忽略了其能力。其實一個小組的服務足以滿足大公司的稅務需求,稅務服務這個產品是要求專家來做的,這本身就是少數人的工作。
四、稅務信息:很少有中國公司為采購稅務信息付費,這個觀念來自于國人認為信息是免費的。而大多數國外公司認為信息是有償的,而且經過加工、整理、量身訂制的信息是高價的,所以只有在稅務信息這個鏈條上真正能做到愿意花錢去購買,才是大公司的思維方式和作法。
五、稅務風險:涉稅崗位及所在公司的稅務風險,越來越多的被關注。真正要做到從體制上防范及對公司進行全面的稅務管理這個理念,還沒有被大多數的中國公司所接受,更談不上為此消費。所以,為此付出稅務代價的企業,在中國也不在少數,適當的投入會對公司的稅務風險降低有所幫助是必然的。
六、稅務籌劃:也可稱之為創造稅務價值。最大限度的獲取此價值,是很多公司追求的目標,但要在此提醒相關人士,我認為,納稅籌劃過程中,應同時考慮以下幾點,稅收籌劃盡量在企業納稅增量上解決;籌劃主要從改變交易的時間、地點、方式三個方面來考慮;平衡因稅收籌劃導致的稅收減少與納稅評估指標(如稅負率等幾十項)的關系;其他因素(如行業指標等)等等。如果僅考慮點的問題,可能帶來稅收風險。
現在,領先的公司會采用一種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方式管理他們的稅務問題。在當前這種機構不斷優化,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的趨勢下,傳統的、被動的稅務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公司發展的需要。作為公司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形勢下,企業應積極調整組織結構,改革管理體制,實施集團統一的稅務管理,構建以流程控制為核心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很多公司積極的對企業內部稅務組織進行了完善,逐步完成流程再造,通過流程的有效運行對涉稅事項進行過程控制,最終達到在涉稅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現稅務價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