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所講的成本往往是指產品的制造成本,其構成一般可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和“制造費用”三個項目組成。
直接材料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配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的原價和運輸、裝卸、整理等費用。
直接工資指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及提取的福利費。
制造費用指各個基本生產車間和輔助生產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和其他生產費用,如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及提取的福利費、車間房屋建筑物和機器設備的折舊費、租賃費、修理費、機物料消耗、水電費、辦公費等等。
由于生產的特點、各種費用支出的比重及成本管理和核算的要求不同,各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增設“廢品損失”成本項目;如果企業耗用的燃料和動力較多,可增設:“直接燃料和動力”成本項目等等。
從生產費用發生開始,到算出完工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止的整個成本計算的步驟。可以用圖表示:
很顯然,從圖中可以看出每個成本項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廢品損失)的變動,最終都將影響到產品單位成本的上下波動。這將有助于我們進行單位產品成本變動原因的分析。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成本總額的高低,不僅與產品的單位成本高低有關,而且與產品的品種結構也有關。這對于我們進行銷售毛利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