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服務性公司而言,非流動資產是企業最主要的產生收益的長期資產,因此對此類資產進行財務分析時要關注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非流動資產的盈利能力如何?第二,對其管理得如何?
總資產收益率(或投資收益率),該指標是公司相對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其資產投資相對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公司總資產中非流動資產投資所占比重越大,則該比例越能夠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相對盈利能力。為準確衡量非流動資產的相對盈利能力,可以計算總資產收益率的一個變形指標——非流動資產收益率:
非流動資產收益率=稅后凈利潤/平均非流動資產
某些財務報表使用者在計算無形資產和其他非流動資產的價值時往往打一定的折扣,他們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這些資產的未來收益能力不確定,而且他們不具備實物形態,從而很難估計其再銷售價值。例如,貸款機構很少讓公司以無形資產和其他非流動資產作為債務的擔保,這些機構往往將其分析限于有形非流動資產。為反映這一現象,在計算非流動資產收益率時,往往只計算有形非流動資產的收益率。
(有形)非流動資產收益率也可以分解為下面兩個財務指標:
非流動資產收益率=(稅后凈利潤/銷售收入凈額)x(銷售收入凈額/平均非流動資產)
其中,第一個比率稱為銷售收益率,表示一美元的銷售收入中有多大比例能最終轉為凈利潤;第二個比率稱為非流動資產周轉率,表明一美元非流動資產投資能夠產生多少美元的銷售收入。
資產周轉率用于衡量公司管理層利用非流動資產產生收益的能力。一般來說,資產周轉率越高,公司管理層利用資產產生收益的能力越強。但在利用這一指標時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情況下,該比率上升并不是由于管理層有效利用資產所致,而是由于管理層處置了某些產生收益的資產。同樣道理,在某些情況下,該比率下降也可能并不是由于管理層利用資產的效率降低所致,而是由于管理層增加了對未來能夠產生收益的資產的投資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