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產負債率
公式: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也叫債權人投資安全系數,一般60%左右)
1、比例下降或較低時:
(1)企業經濟實力增強,潛力有待發揮;
(2)企業資金來源充足,獲利能力是否增強要看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的變化情況:
①如果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企業實現凈利潤與所有者權益之比)較高,高于銀行長期貸款利率,說明企業產品的盈利能力較高。
②如果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提高,說明企業通過自我積累降低了資產負債率,并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
③如果企業的自有資金利潤率與過去相比反而有所下降,則說明企業資產負債率的降低并沒有減輕企業的負擔,并沒有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也可能是企業產品利潤率較低,企業承受不了借款利息負擔,企業用未分配利潤或生產經營資金償還了部分負債,從而使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同時縮小。
2、比例升高或較高時:
(1)企業獨立性降低,企業發展受外部籌集資金的制約增強;
(2)企業債務壓力上升,結構穩定性降低,破產風險增加;
(3)企業總資產和經營規模擴大。
注意:對其升高的分析,也要與資金利潤率的變化相結合:
①自有資金利潤率升高,且大于銀行長期借款利率,說明負債經營正確,企業通過舉債發展擴大了生產經營規模,新增生產能力所創造的利潤在支付銀行利息之后增加了企業的實現利潤。
②自有資金利潤降低,說明負債經營不理想,企業新增的利潤不但沒有隨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所降低。
③另外,負債經營通常會使企業的破產風險增大,但如果負債經營使企業收益能力增強,反過來又會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并降低破產風險。
二、負債經營率
公式:負債經營率=長期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一般在25%~35%之間較合理)
注:負債經營率一般與銀行長期貸款利率成反比,與企業盈利能力成正比。
1、比率升高或較高時:
(1)優點: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增多,企業資金來源增大;企業自有資金利用外部資金水平提高,自有資金潛力得到進一步發揮。
(2)缺點:資金成本提高,長期負債增大,利息支出提高;企業風險增大,一旦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如貨款收不回,流動資金不足等情況,長期負債就變成了企業的包袱。
2、比率降低或較低時:
(1)優點:企業獨立性強;企業長期資金穩定性好。
(2)缺點:企業產品利潤率低;企業產品利潤率高,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大于銀行利率,而企業沒有充分利用外部資金為企業創利;也有可能出現流動負債過高,企業生產經營過程資金結構不穩的情況。
三、產權比率
公式: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自有資金總額×100% (也叫資本負債率,保守100%,我國200%)
注:產權比率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產權比率低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產權比率因行業或企業利潤率高低不同而差別較大。一般認為100%較合理,目前對我國企業要求產權比率在200%是比較合理的。
1、比率提高或較高時:
(1)企業結構穩定性和資金來源獨立性降低;
(2)債權人所得到的償債保障下降;
(3)企業借款能力降低。
2、比率降低或較低時:
(1)企業償債能力強,破產風險小;
(2)股東及企業外的第三方對企業的信心提高。但產權比率過低說明:企業沒有充分利用自有資金;企業借款能力和發展潛力還較大。
四、流動負債率
公式:流動負債率=流動負債總額/負債及權益總額×100%
1、比率升高或較高時:
(1)企業的資金成本降低;
(2)償債風險增大;
(3)可能是企業盈利能力降低,也可能是企業業務量增大的結果。
2、比率降低或較低時:
(1)企業償債能力減輕;
(2)企業結構穩定性提高;
(3)可能是企業經營業務萎縮,也可能是企業獲利能力提高,需看流動資產的增長情況和獲利能力的變化情況:
①如果流動負債率和流動資產率同時提高,說明企業擴大了生產經營業務,增加了生產,是否增收,要看利潤的增長情況;
②如果流動負債率提高而流動資產率降低,同時實現利潤增加,說明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銷售很好,供不應求,企業經營形勢良好;如果實現利潤沒有增多,說明企業經營形勢惡化,企業經發生資金困難。
③如果流動負債率和流動資產率同時下降,說明企業生產經營業務在萎縮。
五、積累比率
公式:積累比率=留存收益/資本金總額×100% (一般要求不低于50%,100%較安全)
注:留存收益=法定公積金+盈余公積金+未分配利潤積累比率通常隨企業經營的年限而不斷提高,正常情況是,企業經過一段時期經營之后,實現利潤增加,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負債結構也隨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