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和債權有無區別?
1.風險不同。
對于公司而言,股權融資的風險小于債權融資的風險,股票投資者的股息收入通常隨著公司盈利水平和發展需要而定,與發展公司債券相比,公司沒有固定付息的壓力,且普通股也沒有固定的到期日,因而也就不存在還本付息的融資風險。而發行公司債券,必須承擔按期付息和到期還本的義務,此種償債義務不受公司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的影響。當公司經營不景氣時,盈利水平下降時,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財務壓力,甚至可能導致公司無力償還到期債務而破產,因經發行公司債券的公司,財務風險較高。
2.融資成本不同。
從理論上講,債權融資成本低于股權融資成本,其原因有二:
(1)債券利息在稅前支付,可以抵減一部分所得稅;
(2)債券投資風險小于股票投資,持有人要求的收益率低于股票持有者。
債券和股票相比,是一種低風險,低收益的證券,這種性質使債權融資的成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越是在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債權融資成本的相對穩定性就越突出,它和股權融資成本的差距也就越大。經濟不穩定會使一部分投資者從需求股票轉而需求債券,這種需求的轉化也十分有利于維持債權融資成本的穩定和保持相對較低的水平。因此,在經濟形勢惡化時,兩個市場上的融資成本都會相應上升,但債權融資成本的上升要大大慢于股權融資成本的上升。
3.對控制權的影響。
不同公司舉債融資,雖然會增加公司的財務風險,但有利于保持現有股東控制公司的能力。如果通過增募股本方式籌措資金,現有股東的控制權就有可能被稀釋,因此,股東一般不愿意發行新股融資。而且,隨著新股的發生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必將增加,最終將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和每股市價的下跌,從而對現有股東產生不利的影響。
4.受信息不對稱的影響不同。
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表現在資金的供應者和需求者之間。一般認為資金需求者擁有更多關于所投資項目
(1)收益方式不同:債權一般情況有固定期限固定利息收入,股權沒有期限按企業盈利情況分紅(股息)數額不確定。
(2)風險程度不同:當企業破產時清償順序不同,先還債,后還股,股權可能不能得到清償。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股權和債權有無區別】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希望對您幫助,如果想了解學習更多會計實操、稅收實務問題,可以關注“中國會計網”公眾號,進入會計實務交流群,免費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