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影視劇制作企業如何合理根據銷售收入配比結轉成本?
可以參考《財政部關于印發<電影企業會計核算辦法>的通知》相關規定:企業結轉影片成本,應當遵循配比原則和謹慎性原則。
1.國產影片(包括合拍片)在完成后期制作,進口影片在提供原拷貝(帶)和譯制拷貝(帶),并經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審查通過,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或《電視劇發行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后,方可結轉入庫。
2.影片(含拷貝、播映帶和其他載體)已結轉入庫的全部實際成本,企業應當自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之日起,按以下方法和規定結轉銷售成本:(1)企業一次性賣斷國內全部著作權,在收到賣斷價款時,應將其全部實際成本一次性結轉銷售成本;采用分期收款銷售方式的,按《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執行。
(2)企業采用按票款、發行收入等分賬結算方式,或采用多次、局部(特定院線或一定區域、一定時期內)將發行權、放映權轉讓給部分電影院線(發行公司)或電視臺等,且仍可繼續向其他單位發行、銷售的影片,應在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之日起,不超過24個月的期間內(主要提供給電視臺播映的美術片、電視劇片可在不超過5年的期間內),采用計劃收入比例法將其全部實際成本逐筆(期)結轉銷售成本。計劃收入比例應當盡可能接近實際。計劃收入比例除有特殊情況應當隨時調整外,在年度內一般不作變動。如果企業預計影片不再擁有發行、銷售市場,應將未結轉的成本予以全部結轉。
影片成本的結轉,可以采用計劃收入比例法,也可以采用零毛利法和固定比例法。采用零毛利法時,如果取得的收入大于剩余成本,應將剩余成本一次結轉完畢,如果預計在成本結轉期內不能完全轉銷該影片的庫存成本,則應在到期前的最后一次結轉時將剩余成本全部結轉計入銷售成本。
采用計劃收入比例法、固定比例法時,企業應按謹慎性原則進行會計估計,合理確定預計收入總額、成本結轉比例,按期結轉銷售成本。
以上方法和結轉比例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3)企業在尚擁有影片著作權時,可在"庫存商品"中象征性保留1元余額。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對于影視劇制作企業如何合理根據銷售收入配比結轉成本】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希望對您幫助,如果想了解學習更多會計實操、稅收實務問題,可以關注“中國會計網”公眾號,進入會計實務交流群,免費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