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啟動實施以智能化升級、高端化制造、綠色化改造、服務型制造、安全化提升為主要內容的新一輪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行動,江西稅務部門瞄準企業轉型升級賽道,依托大數據靶向發力,積極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奏響稅惠“協奏曲”。
奏響“科技”前奏曲,技術升級迭代
江西國金綠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金綠建)生產廠區,一棟棟造型精美的純木結構樣板房映入眼簾。該公司采用“互聯網+綠色建筑”模式,由電腦生成模型,在車間生產加工,施工現場直接安裝,是一家綠色科技建筑“智”造商。
“稅務部門與我們‘智’趣相投,支持企業技術的研發升級。”公司總經理沈建新說道,“稅務干部通過微信視頻的方式輔導我們在線提交退稅申請,實時開展答疑解難及退稅全程持續跟蹤,讓我們及時享受570多萬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
江西稅務部門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標簽式”篩選,通過“優惠精準提醒、專家主動輔導、訴求快速響應”的方式,將“政策大禮包”送到納稅人繳費人手中。談及退稅款的用途,沈建新表示,將用于研發模塊化木屋、可移動木屋等產品,配套農旅、度假村、民宿等旅游項目,進一步擴大鄉村旅游市場。
從事新能源產業的全南縣瑞隆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自主科技研發,該公司生產的碳酸鋰、鈷系列等產品,純度達到99%以上。“公司創建了科技研發中心,每年至少投入2000萬元用于自主研發,近期通過稅務部門的上門輔導,公司收到280余萬元的留抵退稅款,充實了我們的研發資金。”公司董事長廖長江介紹道。在稅收等政策的支持下,公司申請各項發明專項30余項,一季度銷售同比去年增長190%多,并建成10萬噸破碎產能。
奏響“發展”進軍曲,開拓市場規模
位于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區的新余恒象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稅費紅利一到賬,我們就下單了6臺電線外徑最大50mm和70mm的押出機,產品產量有了不小的提升。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00萬元,相較去年全年翻了近一倍。”公司財務負責人李劍鋒說,“近兩年,稅惠優惠不斷升級,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免180萬元、增值稅留抵退稅33萬元,同時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150萬元。”
對于擴產提能,江西聯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曾吉勇也有同樣的感受。“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就是提升產能。”曾吉勇介紹,啟動提量擴產計劃之后,挑戰隨之而來。“廠房建設、用工招錄、原材料采購等支出陡增,賬面現金流壓力很大,幸好有退稅政策及時‘解渴’。”公司共辦理留抵退稅1290余萬元,保障了擴產計劃的實施,二季度企業在手訂單超負荷處理,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以上。
為幫助市場主體紓困發展,江西稅務部門研究制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20條、降本增效促進市場主體發展20條的“雙二十條”稅務幫扶措施,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不僅為市場主體減輕負擔,也為企業創新發展、拓展生產規模提供更多可能性。
奏響“集成”交響曲,聚焦產業發展
太陽陶瓷集團生產車間里,一條新投入的自動化生產線正在加緊生產。“建設新生產線,是因為有稅收政策源源不斷的支持。”集團總經濟助理朱志勇表示,1000多萬元稅費緩繳成為“及時雨”,讓企業放心投入資金用于生產線改造升級和技術研發,并開辟數字化營銷新模式。
建立“一戶一檔”“一企一策”機制,依托“贛稅行”等征納溝通平臺,及時向企業推送新的組合式稅惠支持政策“禮包”,設立退稅減稅綠色通道批量集中審核……江西稅務部門以5大類20條舉措持續推進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壓減納稅繳費次數和時間,降低市場主體稅費負擔。
“今年以來公司收到增值稅留抵退稅款超4000萬,這筆資金對我們提升覆銅板技術層次,促進企業向高技術、高端產品生產轉型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談起稅收營商環境帶來的獲得感,江西聯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江西聯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投產后已相繼帶動十幾家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目前贛州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城已吸引150多家大灣區電子信息企業落地投資,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達1326.63億元,同比增長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