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受疫情和油價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農資企業運輸成本大幅增加,資金周轉緊張。聚焦涉農企業實際,國家稅務總局吉林省稅務局精準快速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為企業發展輸入“活水”。一方面,同吉林省財政廳建立退稅減稅工作協調機制,利用大數據及時開展退稅規模測算和組織稅費收入影響分析,定期向省財政廳提供測算數據,確保在退稅減稅工作中財稅雙方協同共進。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網絡信息技術優勢,通過全流程信息共享,第一時間同人民銀行就數據交換處理、優先審核入庫等事項進行溝通,全力保障退稅款及時到賬。
“282萬元的留抵退稅及時到賬,填補了企業的資金缺口,保障了企業的正常運轉,讓我們更有信心和底氣守好國家糧食安全防線!”扶余市原大糧食收儲有限公司負責人安興龍說。
為全面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吉林省稅務局梳理細化100項措施,開展“一戶一策”靶向問需,根據企業不同特點,推出稅種征收“網報網退”、發票使用“網開網送”、稅收優惠“網知網享”等服務舉措,實打實為涉農企業紓困解難。
同時,該局不斷完善吉林“稅收大數據智稅平臺”,以稅收大數據助力涉農企業長遠發展。舒蘭市永豐米業有限責任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稅務部門根據企業擴大產能的需求,充分利用稅收大數據平臺優勢,主動幫助永豐米業疏通產、供、銷中的“梗阻”,通過對糧食機械企業近6個月開票的情況進行精確統計查詢,整合信息,匹配出4戶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的機械企業,最終幫企業聯系到湖北永祥糧食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設備采購,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稅收助力。
為助力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吉林省稅務部門聚焦涉農企業資金少、融資難問題,拓寬稅收信用貸款支持力度,依托納稅信用等級出臺的“稅銀互動”信貸產品,為涉農企業融資打造更加便捷優質的“快速通道”。
“感謝稅務部門的牽線搭橋,幫我通過‘稅銀互動’辦理了300萬元的貸款,用這筆貸款,我購買了原材料,解決了生產經營的難題。”集安市天合參茸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說。該公司主要從事人參及中藥材種植、晾曬、銷售,就在因受疫情影響資金嚴重短缺的關口,參加了集安市稅務局聯合銀監會和6家金融機構為涉農企業專門舉辦的“稅銀互動·益企同行”惠企活動日,順利獲得貸款。
吉林省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進一步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落實助農稅惠政策,在服務涉農企業特別是農業機械、育種、糧食加工等企業創新研發和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再加馬力,助力吉林省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