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视频福利网|**一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twitter加速器永久免费版|特级淫片欧美高清视频蜜桃

您的位置:首頁 > 會計實務 > 正文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調整案例分析

2018-08-04 14:26     來源:中國會計網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的規定,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蛇x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

  由于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不同產生的財稅差異,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規定,所得稅應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進行核算。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基本原理是企業所得稅費用應以企業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按稅法規定的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計算暫時性差異,據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

  例:亞光公司2014年12月15日購進專門用于研發的A設備,不含稅價600萬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該企業為一般納稅人,該研發設備預計可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0,會計上按直線法計提折舊,稅法上按照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企業所得稅率為25%,2017年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可以享受15%優惠稅率。假設該公司每年會計利潤均為300萬元,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會計分錄如下:(單位:萬元,下同)

  1.2014年購進設備

  借:固定資產——A設備         6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2

        貸:銀行存款等702

  2.2015年,會計每年計提折舊=600÷5=120(萬元)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120

        貸:累計折舊120

  期末將“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轉入“管理費用”科目。

  借:管理費用          120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120

  納稅調整:稅務上按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600×5÷(1+2+3+4+5)=200(萬元)。折舊產生的財稅差異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200-120=80(萬元);另外,研發費用可以享受50%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120×50%=60(萬元)。

  應納稅額=(300-80-60)×25%=40(萬元)

  A設備期末賬面價值=600-120=480(萬元),計稅基礎=600-200=400(萬元),前者大于后者80萬元,屬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80×25%=20(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6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40

             遞延所得稅負債      20

  3.2016年折舊及研發費的會計分錄同2015年。

  納稅調整:稅務上計提折舊=600×4÷(1+2+3+4+5)=160(萬元)。折舊產生的財稅差異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160-120=40(萬元),研發費加計扣除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為60萬元。

  應納稅額=(300-40-60)×25%=50(萬元)

  A設備期末賬面價值=480-120=360(萬元),計稅基礎=400-160=240(萬元),前者大于后者120萬元,屬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期初余額為20萬元,還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120×25%-20=10(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6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50

             遞延所得稅負債      10

  4.2017年折舊及研發費的會計分錄同2015年。

  納稅調整:稅務上計提折舊=600×3÷(1+2+3+4+5)=120(萬元)。會計與稅務計提的折舊金額相同,不作納稅調整,研發費加計扣除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為60萬元。

  應納稅額=(300-60)×25%=60(萬元)

  A設備期末賬面價值=360-120=240(萬元),計稅基礎=240-120=120(萬元),前者大于后者120萬元,屬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2017年以后適用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遞延所得稅負債賬面余額=120×15%=18(萬元),該科目的期初余額為30萬元,應沖回遞延所得稅負債=30-18=12(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48

        遞延所得稅負債12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60

  5.2018年折舊及研發費的會計分錄同2015年。

  納稅調整:稅務上計提折舊=600×2÷(1+2+3+4+5)=80(萬元)。折舊產生的財稅差異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20-80=40(萬元),研發費加計扣除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為60萬元。

  應納稅額=(300+40-60)×25%=70(萬元)

  A設備期末賬面價值=240-120=120(萬元),計稅基礎=120-80=40(萬元),前者大于后者80萬元,屬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負債賬面余額=80×15%=12(萬元),該科目的期初余額為18萬元,應沖回遞延所得稅負債=18-12=6(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64

       遞延所得稅負債6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70

  6.2019年折舊及研發費的會計分錄同2015年。

  納稅調整:稅務上計提折舊=600×1÷(1+2+3+4+5)=40(萬元)。折舊產生的財稅差異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20-40=80(萬元),研發費加計扣除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為60萬元。

  應納稅額=(300+80-60)×25%=80(萬元)

  A設備期末賬面價值=計稅基礎=0,無暫時性差異,應沖回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12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68

         遞延所得稅負債       12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80。

微信公眾號

薩恩課堂

咨詢電話:400-888-3585

在線客服:點擊咨詢

©2001-2025 中國會計網(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支持:北京薩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實名網站認證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7473號 京ICP備120139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