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稅收宣傳月啟動以來,重慶稅務部門聚焦“稅收·法治·公平”,持續開展了系列主題宣傳活動。4月11日,在重慶市渝北區稅收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重慶市稅務局、重慶市委網信辦、重慶市司法局聯合舉辦重慶市“依法納稅大家談”網絡接龍暨“法治公平促發展誠信納稅助山城”座談活動,民營企業代表、高校專家學者、行業商(協)會代表圍繞誠信納稅、合規經營、涉稅風險防控等話題展開討論,引導經營主體強化合規經營、依法納稅觀念,營造法治公平的稅收環境。
建設法治社會,需要人人盡責。“民營企業要強化法治意識、深化合規建設,誠信經營、依法納稅。”活動現場,渝北區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鄧宗向民營企業發出倡議。作為涉稅中介行業代表,重慶市代理記賬協會秘書長蔡安寧呼吁涉稅中介機構要加強行業自律,提供優質服務,共同維護良好的稅收秩序,推動形成更加積極健康的行業生態。
作為納稅信用“10連A”的企業代表,重慶元創汽車整線集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創”)財務負責人楊宇婧分享了公司合規建設方面的經驗以及對納稅信用的理解。“良好的納稅信用猶如企業的第二本‘營業執照’。”楊宇婧介紹,元創堅持將財稅合規建設作為系統性工作統籌開展,通過重構財務管理架構和建立“業財融合”的流程體系,實現了合規要求和業務流程的精準銜接。依托A級納稅信用等級,企業在信用貸款、商業競標、海外貿易、人才引進等方面占據優勢,年產值從最初不足千萬元,如今已突破4億元,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影響力穩步攀升。
沙龍座談環節,企業代表、涉稅中介以及高校學者圍繞企業在財稅合規建設方面面臨的挑戰和解決路徑,以及推動稅收法治環境建設的意見建議,結合各自領域實際情況,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針對性見解和建議。
“財稅合規不僅是企業經營的‘底線要求’,更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能為企業建立長期競爭優勢。”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尚可文認為,在強化數字化監管的背景下,合規經營已從企業發展的“可選項”變為“必選項”,企業要及時轉變觀念,從過去“被動應對”轉為“主動合規”,通過構建完善的財稅合規體系,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長期穩健增長。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實施的重點在于認識。”針對推動稅收法治環境建設,西南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廖呈錢認為,稅收普法工作的關鍵在于把法律的權威、政策的精準與百姓的實際需求聯系起來。
據介紹,今年稅收宣傳月期間,重慶墊江、合川等8個區縣稅務局還將聯合當地司法、網信等部門,線上線下相結合,持續開展“依法納稅大家談”系列活動,邀請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媒體記者、網絡大V等參與,共同普及稅法知識和稅費政策,引導企業合規經營、誠信納稅。
重慶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以社會各界需求為導向,了解經營主體在稅費政策適用和依法誠信經營中的難點、堵點、痛點,梳理總結依法納稅、合規經營的先進經驗和有效做法,幫助廣大經營主體算好經濟賬、守好法治線,讓稅收法治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支持經營主體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