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辦開業是新登記經營主體的“頭等大事”。為服務好新辦經營主體,江蘇省稅務部門把新辦開業“一件事”作為12件可高效辦成的稅費“一件事”之一,做精做細“開業第一課”文章,在業務輔導、政策落實、需求響應上提速提檔,為各類新辦經營主體“充電”。
講好“開業第一課”,幫新辦企業邁好“第一步”
“公司剛成立,稅務干部就送來了開業‘禮包’。針對我們企業經營范圍和類別,稅務干部專門輔導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科創企業適用的政策,讓我們敢大膽投入研發。”成立不到兩個月的南京可立優創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郁海琍說。
江蘇省稅務部門從新辦經營主體視角出發,選優配強“開業稅來幫”師資團隊,圍繞開業基礎常識、常規稅費業務流程、常用稅費政策等內容,精心設計“零基礎入門課程”“普適性公用課”“針對性輔導課”,采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最大限度滿足新辦經營主體方便、快捷、高效的辦稅需求,助力其穩健邁出生產經營“第一步”。
在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稅務部門將“新辦開業第一課”融入區政府“惠企政策服務”矩陣,依托政府直播平臺,實時解答基礎稅務問題;在南京市建鄴區,針對科創企業新辦經營主體比較集中的特點,稅務部門編寫推送科創企業新辦菜單、政策清單和紅利賬單,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快享;在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稅壹號”青年服務團隊利用可視化、數字化、智能化稅企互動平臺,提供“政策講解+稅費答疑+實操演示”的精準輔導服務。
“我做的是小本生意,開業后自己既當老板又當會計,忙起來很容易忘記辦稅,‘稅小白修煉手冊’電子書很實用,忘了翻翻手機輕松就能上手。”連云港一家新開業商戶負責人武雪說。
全鏈條監管,引導新辦企業系好合規經營的“第一粒扣子”
“稅務申報只要被受理了就代表沒問題嗎?”“試用期需要給員工辦理參保手續嗎?”“無意中接收了其他企業虛開的發票會被處罰嗎?”……對于“摸著石頭過河”的大部分新辦經營主體來說,如何精準識別和規避稅務風險是初創階段的共性難題。
為幫助新辦經營主體系好合規經營的“第一?圩”,江蘇省稅務部門以提升初次申報精準性為切入口,在“開業第一課”中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新辦經營主體,做實申報前“精準服”,推行申報中“智能審”,加強申報后“跟蹤查”,強化全鏈條“嚴格管”,引導其慎始慎初走穩合規經營、依法納稅每一步。
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南京極雙川電動自行車店的生意日益紅火。為了把生意做得更大,極雙川電動自行車店前不久從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個轉企后,“幸福的煩惱”也跟著來了。“財務管理要求更高,納稅申報的內容、時間和方式都變了,我還是有些壓力的。”企業法定代表人聶京川說,“還好,稅務干部及時上門開展輔導,我壓力小多了,可以一門心思賣車了。”
及時響應后續訴求,推動新辦企業“走得更遠”
對于新辦經營主體,不僅要在起步開業時“扶上馬”,還要在拓業興業上“全程送”。江蘇省稅務部門聚焦新辦經營主體,通過“線”(12366納稅繳費服務熱線)、“屏”(征納互動平臺)、“碼”(問需二維碼)、“窗”(“沒辦成,我來幫”專窗)等多元化渠道收集成長訴求,提供首店“稅無憂”成長專員、“稅路通·蘇服達”跨境護航等個性化定制服務,做好“開業第一課”后半篇文章。
為助力首店企業更好發展,江蘇省稅務部門上門摸實情、入戶送政策、進店解難題,助力首店從開業“爆紅”到持續“長紅”。“起初選擇在這開店,底氣真沒那么足。稅務部門的‘開業第一課’驚艷到了我,他們不但主動上門輔導場地租用、批發零售等相關涉稅政策,開業后還幫我們解決了總分機構信息備案維護問題。”江蘇省丹陽市好利來首店負責人張守明說。
“‘走出去’是轉型升級的重要一步。目前,公司正計劃投資上千萬歐元籌建匈牙利生產基地,我們迫切需要了解如何協調海外投資與母公司的財務關系。”江蘇博濤智能熱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陸峰表示,他專門通過問需二維碼向稅務部門提出了訴求。當地稅務部門收到信息后,主動走訪送上《中國居民赴匈牙利投資稅收指南》,并針對境外投資收益涉及的企業所得稅抵免問題,為企業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成功消除企業“走出去”的稅收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