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青島市有專精特新企業5217家,其中“小巨人”企業216家,隱形獨角獸企業54家,獨角獸企業17家。這些企業規模不大,卻身懷絕技,以專出道、以精破局,是青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為服務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開展“稅智行動”,聚焦優化稅費服務、權益保護、風險治理、協同共治四個方面,推出一系列針對性服務舉措,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拔節生長”。
在稅費服務方面,青島市稅務局持續深化政策菜單、動態清單、紅利賬單“三單機制”,通過加強稅收大數據分析應用,實現政策找人、精準推送。數據顯示,去年以來,青島市稅務局面向全市專精特新企業推送稅費政策41批次,惠及納稅人2.83萬戶次;為205家“小巨人”企業分別建立電子管理檔案,快速響應企業個性化稅費服務訴求。
“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平臺構建‘一企一策’畫像,精準識別到公司固定資產更新節點,智能匹配500萬元以下設備器具一次性扣除政策。在研發費用申報環節,動態校驗加計扣除數據準確性,有效防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風險。”青島歌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陽說。
為保護專精特新企業權益,青島市稅務局成立市區兩級14個“專精特新稅智服務室”,開通“專精特新12366服務專線”,針對性解決專精特新企業涉稅“急難愁盼”。“稅務部門幫助我們解決了股權架構重組、股權激勵等涉稅疑難問題,確保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稅務合規,為我們順利上市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說。
青島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稅務部門高度關注專精特新企業合規經營管理,通過政策宣傳、健康“體檢”、風險預警等,助力企業答好稅務合規這道“必答題”。青島市稅務局編制《專精特新企業稅務內控指引》,從發票管理、納稅申報、優惠政策享受、會計記賬及財務報表填報等方面,為企業提供風險防控指南,幫助企業及時防控稅務風險。同時,青島稅務部門充分運用內外部涉稅數據,從業務、財務、稅務、法務等多個維度設立專精特新企業合規經營監控指標,全面分析企業合規情況,定期開展企業涉稅健康體檢,形成《稅費風險體檢表》,幫助企業防范化解涉稅風險,提升納稅信用等級。數據顯示,青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A級納稅人占比,已從兩年前的46%提升至目前的59%。
青島市高新區稅務部門為某芯片制造企業量身定制《稅費風險體檢表》,梳理出研發費用歸集等5類18項風險點。“這種風險預警服務為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讓我們能專注于技術攻關,今年光刻膠研發進度比預期提前了4個月。”該企業首席財務官說。
在協同共治方面,青島市稅務局積極對接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山東大學等部門,建立市級統籌、部門協同、線上線下融合的“稅智共育”新模式,攜手促進專精特新企業茁壯成長。
去年9月,青島市稅務局與市民營經濟發展局簽署《賦能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獨角獸”企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此后,雙方聚焦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政策宣傳輔導、訴求高效解決、信用培育等方面,密切配合、高效聯動,幫助企業及時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青島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依托合作備忘錄,立足稅收職能作用,持續強化部門間的精誠合作,積極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為助力培育壯大青島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貢獻更多力量。